免费注册
帮助中心
陈国强,钱睿哲 丨 人民卫生出版社
0
0
1482
从决定细胞命运的最基本活动,即细胞增殖、分化和死亡角度解析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,并将这部分内容直接放置于第二章(疾病概论)之后。调整第9版中的第十一章内容,增加细胞分化异常与疾病,并将细胞凋亡改为细胞死亡,调整第十章和十一章顺序。减少与细胞、生化等正常部分的重复,重点突出与疾病的关系。增加“衰老”一章。原第4章名由“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”改为“酸碱平衡紊乱”。第五章糖代谢紊乱、第六章脂代谢紊乱合并成一章“糖、脂代谢紊乱”与第三章水、电解质代谢紊乱、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结构上一致。心、肺、肝、肾、脑功能不全五章引入临床新的概念、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(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),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。
吕丹,李林 丨 人民卫生出版社
0
0
367
医用高等数学(第8版)教材主要是授与学生比较系统的高等数学知识,使学生能够掌握高等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,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,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,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,对中学里学过的内容进行淡化,注重数学向医学领域的渗透,用简单的实例说明数学基本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。内容包括:函数和极限,一元函数微分学,一元函数积分学,多元函数微积分,微分方程基础,概率论基础,线性代数初步,MATLAB软件等。
李康,贺佳 丨 人民卫生出版社
0
0
398
在第7版《医学统计学》内容和风格的基础上,做一定的调整,严格控制全书的字数。针对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,在保证统计学基本知识体系框架下,结合当今医学科研对统计学的要求和应用,侧重医学数据分析的思路和统计学应用能力的培养,纸质版内容包括两部分,主要介绍基本的统计学方法为主,适当涉及“高级”统计的内容,如多变量统计方法、临床试验、诊断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等。对于大多数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,课程只需要学习基本的统计学方法(32课时)和选择介绍很少量的高级统计内容(如试验设计的三原则)学习即可。
黄国英,孙锟,罗小平 丨 人民卫生出版社
0
2
1676
儿科学(第10版)教材更加注重增强教材实操性,突出儿科职业特色,强调个性化、差异化,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。融入国内外发展新技术、新动态、新理论、重要科研成果,拓宽视野。主要内容为生长发育、儿童保健原则、儿科疾病诊治原则、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、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、免疫性疾病、风湿性疾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血管系统疾病、泌尿系统疾病、造血系统疾病、神经肌肉系统疾病、内分泌疾病、遗传性疾病、儿童急救等二十八个章节。
郭传瑸,程斌 丨 人民卫生出版社
0
0
649
本教材内容主要包括: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、口腔颌面部检查、口腔卫生保健、牙体牙髓病、牙周疾病、口腔黏膜常见疾病、口腔临床麻醉、牙拔除术、口腔颌面部感染、口腔颌面部损伤、颞下颌关节常见病、唾液腺常见疾病、口腔颌面部肿瘤、颌面部神经疾患、牙体缺损、牙列缺损/缺失的修复、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等内容,在上版的基础上引入新理念和新技术,增加了口腔美学概述、口腔技术化技术简介等。密切联系临床,体现口腔各学科交叉融合。
李文志,邓小明 丨 人民卫生出版社
0
0
75
本书遵循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,坚持“三基”、“五性”、“三特定”原则,涵盖临床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基本内容。本书是在第四版的内容框架基础上进行了修订,注重对病人机体状态的监测方法、器官功能的评估,利用麻醉方法调控病人机体状态以满足治疗疾病的需要,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做到舒适化医疗。本书更新了心肺脑复苏、危重症的诊治以及强化了加速术后康复的内容,增加了中医学技术在围手术期的应用、麻醉重症监护病房(AICU)、意识状态的监测与评估等内容。本书也编写了手术室外的麻醉,危重症、疑难病症的治疗等内容。
杨艳杰,朱熊兆 丨 人民卫生出版社
0
0
413
本教材内容包括:绪论、医学心理学理论基础、心理学基础知识、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、心理应激、心身疾病、异常心理、心理评估、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、病人心理、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等内容。介绍医学心理学的概况以及该学科产生所依靠的理论流派;人类的心理活动内容以及人类不同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与行为表现;心理应激、心身疾病、异常心理与行为表现;心理、行为测量;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;病人心理、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。紧扣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,恰当融入课程思政理念,吸纳借鉴近年来国内外相关著作和教材的精华,参考各院校的教学经验和建议,坚持“结构严谨,逻辑清晰,重点突出,内容新颖,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”的编写原则。
李雪华,马勇 丨 人民卫生出版社
0
0
861
第10版《基础化学》内容以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学生所需知识、应用、综合素质能力目标培养为导向,较全面地覆盖临床医学生所必需具备的基本化学知识,教材共设16章,理论课参考学时为50~62学时,约63万字。主要阐述与医药学及生命研究等领域紧密相关的无机化学、物理化学、结构化学、分析化学及核化学等内容,涉及溶液及胶体分散体系规律及理论,酸碱、沉淀溶解、配位等化学平衡,热力学、动力学、氧化还原等化学基本原理,原子结构及分子结构,容量分析、仪器分析简介及核化学简介等基础化学内容。
葛均波,王辰,王建安 丨 人民卫生出版社
0
1
4745
作为医学本科生的必读教材,《内科学》自1979年第1版问世以来,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,数次再版,为培养我国医学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第10版《内科学》将全面总结近年来内科临床实践经验,精选教学内容,全书的总体框架按照内科各临床专科的分篇构架,坚持以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为重心的“三基”原则,突出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常见病、多发病等临床实用内容,体现新时代医学教育对本科生教材的要求。教材将汇集国内外众多资深医学专家的集体智慧,增补了当前内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对疾病的最新认识。对各章节内容特别是常见疾病的诊疗,根据国际、国内最新指南和循证医学依据作出更新。
0
0
810
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是一门前沿、多学科交叉、新兴临床医学基础学科。本教材以临床科研设计、测量、评价等三大基本原则为主线、以病因、诊断、治疗、预后等四大临床问题为抓手,系统阐述了临床研究与循证实践的基本理论、基本方法。本版主要包括基础方法篇和实践与应用篇,共18章。第一章为绪论,第二章为临床研究与实践问题的构建,第三章为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要求,第四章为临床研究的常用设计方案,第五章为医学研究证据的检索与收集,第六章为医学研究文献的评阅与证据质量评价,第七章为系统评价与Meta-分析,第八章为临床医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的撰写,第九章为临床经济学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与评价,第十章为临床医学论文的撰写原则和报告规范,第十一章为病因与危险因素的研究、评价与循证实践,第十二章为诊断试验研究、评价与循证实践,第十三章为疾病治疗的研究、评价与循证实践,第十四章为疾病预后的研究、评价与循证实践,第十五章为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与评价,第十六章为循证医学的个体化实践,第十七章为临床决策分析,第十八章为循证医学自我评价。
9 跳转到